文章详情
卡尔·费休法原理简介
日期:2025-05-01 12:38
浏览次数:2889
摘要:
卡尔·费休法原理简介
费休法是一种碘量法,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碘氧化二氧化硫时,需要一定量的水参加反应:I2+SO2+2H2O=2HI+2H2SO4。上述反应是可逆的。为了使反应向正方向移动,并定量进行,须加入碱性物质。实验证明,吡啶是适宜的试剂(或者另外一种含有活泼OH基的溶剂),生成氢碘酸吡啶和甲基硫酸吡啶,消耗了的碘在阳极电解产生,从而使氧化还原反应不断进行,直至水分全部耗尽为止,依据法拉第电解定律,电解产生碘是同电解时耗用的电量成正比例关系的。
在电解过程中,电极反应如下:
...
卡尔·费休法原理简介
费休法是一种碘量法,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碘氧化二氧化硫时,需要一定量的水参加反应:I2+SO2+2H2O=2HI+2H2SO4。上述反应是可逆的。为了使反应向正方向移动,并定量进行,须加入碱性物质。实验证明,吡啶是适宜的试剂(或者另外一种含有活泼OH基的溶剂),生成氢碘酸吡啶和甲基硫酸吡啶,消耗了的碘在阳极电解产生,从而使氧化还原反应不断进行,直至水分全部耗尽为止,依据法拉第电解定律,电解产生碘是同电解时耗用的电量成正比例关系的。
在电解过程中,电极反应如下:
阳极:2I--2e→I2
阴极:I2+2e→2I-
2H++2e→H2↑
从以上反应中可以看出,即1摩尔的碘氧化1摩尔的二氧化硫,需要1摩尔的水。所以是1摩尔碘与1摩尔水的当量反应,即电解碘的电量相当于电解水的电量,电解1摩尔碘需要2×96493库仑电量,电解1毫摩尔水需要电量为96493毫库仑电量。
卡尔·费休法原理简介卡尔费休容量法测定水分含量时,主要依据电化学反应:
卡尔·费休法原理简介在反应池的溶液中同时存在I2和I-时,该反应在电极的正负两端同时进行,即在一个电极上I2被还原,而在另一个电极上I-被氧化,因此在两个电极之间有电流通过。如果溶液中只有I-而无I2同时存在,则两个电极间没有电流通过。
卡尔费休试剂中含有效成分吡啶和碘等物质,把其计量滴入反应池,能与待测溶液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,该反应持续进行,不断消耗水,生成I-,一直到反应滴定终点,水分消耗完毕。这时,溶液有微量未发生反应的卡尔费休试剂存在,才能发生I2和I-同时存在的情况,两个铂电极之间的溶液开始导电,由电流指示达到终点,停止滴定。从而通过计量已消耗的卡尔费休试剂体积(容量)来标定溶液中的水分含量。